一、引言
企业在正常经营过程中,购买材料和销售货物时往往伴随着运输费的发生。特别是针对中小型企业,由于资金有限,这类企业无法通过自有的运输工具完成大量的交易,这时便可能需要通过支付第三方运输费来实现交易目的。
由于企业交易与运输的紧密联系,我们可以通过企业购销商品量与运输费之间的匹配关系,来判断该企业发生的交易业务是否真实。

二、分析方法
(一)运输类发票统计
我们可以通过发票相关商品税收编码对运输类发票进行归类统计,包括以下几点:
1. 运输服务
包括交通运输服务、陆路运输服务、水路运输服务等运送货物的运输业务活动;
2. 经纪代理服务
包括货物运输代理服务、国际货物运输代理服务;
3. 物流辅助服务
包括货运客运场站服务、其他仓储服务、装卸搬运服务等。
(二)租赁或购买运输工具
企业还可能通过租赁运输工具或者购买运输工具,承担对货物的运输任务。我们可以通过检查是否存在相应的租赁发票的费用支出,以及企业固定资产中运输工具的数量,结合运输工具的耗能来判断是否与业务规模相匹配。
(三)检查合同
运输费根据双方约定,可能包含在货物价款中,由销售方或采购方承担。当运输类发票数量较少时,我们可以通过对大额、常规的交易合同进行检查。
三、相关指标

指标名称:货物运输费与货物采购销售情况比对。
数据来源:发票。
设计思路:通过税安科技智能财税风险服务平台,对发票中运输相关的费用进行统计,与企业采购、销售货物金额比对,分析所占比例的合理性,检查是否存在虚开发票的风险。
四、总结
运输费用存在于企业的日常经营中,我们不仅可以利用智能财税风险服务平台,对发票进行分析检查预警,还可以通过对合同等信息的进一步分析,做好“货物流、发票流、资金流”三流一致的检查,规避可能存在的税务风险。
本文作者 | 税安科技陈老师
文章指导 | 税安科技吴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