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税局对数电票系统进行了重大更新,这一更新标志着“无需频繁扫脸”时代的到来。从7月30日起,数电票系统根据企业的不同情况,将扫脸认证的频率进行了分类调整,旨在为企业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开票体验。
一、分类调整扫脸频率
无需扫脸企业
对于政府机关、央企国企、千户集团、省级重点纳税人以及上市公司等大型企业或机构,开票时将“无需扫脸”。这一政策无疑为这些大型企业提供了更加便捷的开票流程,减少了不必要的繁琐操作。
偶尔扫脸企业
“偶尔扫脸”企业指的是半年内(183天)需要进行一次扫脸认证的企业。这些企业包括数电赋额等级IV类且信用等级A级的纳税人,以及数电赋额等级IV类或III类且信用等级为BCM级的有数电核定后使用时长、入库税额等要求的企业。对于没有信用等级的小规模或不参评企业,要求可能会相对多一些。
不经常扫脸企业
“不经常扫脸”企业指的是一个季度内(90天)需要进行一次扫脸认证的企业。这些企业的数电赋额等级和信用等级要求与“偶尔扫脸”企业相似,但数电核定后使用时长、入库税额等要求相对较低。
维持现行扫脸企业
对于D级纳税人、数电赋额等级I、II类以及负面清单纳税人等企业,仍需维持现行的扫脸认证频率。
二、设置扫脸认证间隔的方法
企业如需调整扫脸认证的间隔,必须以法人或财务负责人的账号登录电子税务局进行设置。开票员无法设置扫脸间隔,也无法单独对某人进行设置。设置后,全部人员(包括法人、财务负责人、开票人)均会按照设置的扫脸间隔执行。
在登录电子税务局后,依次点击“我要办税-发票使用-蓝字发票开具”,然后找到并点击“扫脸认证时长设置”。在此页面,企业可以看到系统自动评估可以设置的最长扫脸间隔。根据企业的不同情况,最长扫脸间隔可能有所不同。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在允许的范围内设置合适的扫脸间隔。
三、数电票赋额规则及应对
除了扫脸认证的更新外,数电票的赋额规则也进行了调整。根据国家税务总局的最新规定,最近12个月开票金额未达到赋额80%的纳税人,其赋额将被调整为最近12个月开票额最高的一个月的实际开票额。
面对这一调整,企业应加强财务管理,确保开票金额与赋额相匹配。对于开票额度不足的企业,可以通过申请人工调整来增加发票额度。申请流程包括进入电子税局、在税务数字账户中找到“发票业务”、点击“发票额度调整申请”按钮、填写相关信息并上传附件资料等步骤。完成所有信息填写后,点击“申请”按钮即可提交申请。税务人员会对申请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企业的发票额度将得到相应调整。
四、数电票红冲规则的优化
此次更新还对数电票的红冲规则进行了优化。红冲时,红冲原因应由纳税人根据业务实际确定。同时,除特殊情况外,试点纳税人可以通过电子发票服务平台对同一张已确认用途的发票多次开具红字发票。
在红字发票信息确认方面,根据受票方的不同情况进行了分类处理。如果受票方未进行用途确认及入账确认,开票方可以直接提交《红字发票信息确认单》后开具红字发票;如果受票方已进行用途确认或入账确认,则需要购销双方中的一方在电子发票服务平台发起《红字信息确认单》,经对方确认后才能开具红字发票。
此外,还明确了不允许开具红字数电票的情况以及红冲流程的具体操作步骤。这些规则的优化旨在为企业提供更加清晰、明确的红冲指导,减少因红冲不当而引发的税务风险。
五、总结与展望
此次数电票系统的更新为企业带来了诸多便利和变化。通过分类调整扫脸频率、优化数电票赋额规则以及完善红冲规则等措施,税局旨在为企业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开票体验。同时,企业也应加强财务管理和税务合规意识,确保自身在享受便利的同时不触碰税务红线。展望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政策的不断完善,我们有理由相信数电票系统将为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和税务管理带来更多创新和突破。